教务教学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务教学
分享至手机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

日期:2018-09-13  浏览量:15129  作者:    来源:未知  审核人: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8〕17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陕职教办〔2018〕9号)等文件精神,我院积极组织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评估目的,吃透评估指标,了解评估工具,增强做好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先后完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情况表》、《高等职业院校师生情况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情况表》、《校长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等数据表和调查问卷的填报工作,按照评估内容和指标开展了自评工作,形成了如下自评报告。

一、学院概况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创立于1999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十八博士创办的具备独立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国家统招普通高校。学院现有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西咸校区和西安市大学城的长安校区以及西安高新科技园草堂基地的太平校区。

学院总占地面积8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60余万册,期刊1500余种,数字图书50余万种,共同营造起极为理想的可容纳万余人的育人环境。西咸校区现代化课堂、国内领先的高新科技一体化实验室集群投入使用,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新校区将使学院向国际化大学标准迈进。

学院学习德国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理念,培育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强、具备复合交叉知识结构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突出简化理论,强化实践,拓展学科新领域知识点的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机械电子类、财经类、网络软件类、建筑类、管理类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新科技学科群。学院与三星等十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专业设计,通过网络将各企业工程师、企业家、知名学者引入课堂,按照500强企业用人标准,根据市场需求最紧缺的人才即时调整专业设置,实现培养方案调整、名师课堂、虚拟现实、重点企业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学院毕业生与同类院校相比就业竞争力突出。学院花巨资建设81个实验室组成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教学得到保障,动手能力强,在同类院校中优势明显。

学院坚持贯彻以学习方法的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大力引导学生改进方法,通过大学学习,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掌握创新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更新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历年来,学院学生屡次在全国数学建模、创新大赛、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等各项全国及省级大赛中摘取大奖。学院彰显办学特色,深化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潜能,认真落实完整大学生活理念,大力开展舞蹈、艺术、音乐、创业大赛、创新大赛等各项文体社团及实践活动,高雅快乐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学院目前有学生社团动漫协会、软件协会、跆拳道协会、数学建模协会、轮滑协会、腰鼓协会等40余个学生社团,在全国及省级文体艺术大赛中屡获大奖。

二、办学基础实力

(一)学院主要收入来源为学生学费及举办方投入资金,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基本满足学院教学与发展需要。

(二)学院教学仪器设备配备

学院2016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327万元,2017年教学仪器设备值6356万元,主要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为主的“智能制造”类专业实验实训设施。

(三)学院的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

学院占地面积800余亩,现主要在泾河校区办学,占地面积500余亩,长安校区占地面积300余亩,主要用于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学院总资产近5亿元。

学院建有教学楼、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图文中心、文体馆、教师公寓、标准化学生食堂、400米塑胶跑道球场等设施;学院现有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近17万平米,生均面积23.07平米,基本满足了教学、科研及行政办公需求。

(四)信息化教学条件

1.学院重视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可行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2.学院信息化条件不断完善,学院实现了千兆光纤的接入,泾河校区实现无线、有线校园的全覆盖,共有无线接入点1700余个,有线接入点2400余个,基本实现了校园的全覆盖。

3.学院建成了集数据存储、网络安全为一体的投资300余万元的IDC数据中心。

4.校园一卡通建设,学院建成了集消费、图书借阅、课堂考勤、门禁、水控电控、上机、自主缴费、银行圈存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台,不但实现了校内无现金流的管理,还为后期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提供了数据支撑。

5.学院搭建了覆盖教学、财务、学生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等多个应用系统,建成了覆盖学生、教工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实现办公、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和日常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学院基础业务的信息化向全业务信息化转变;同时我们突出以教学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理念,聚焦课堂教学,建成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平台,先后搭建了仿真教学、智慧职教、顶岗实习,尔雅通识课程、云班课等教学平台,丰富课堂教学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化监控,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基本情况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3人,生师比为17.86:1,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为296人,占专任教师的86.3%;副高及以上职称86人,占专任教师的25.09%;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83人,占专业课教师的75.3%。同时学院积极聘请40余名企业一线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学院前沿技能类课程实践的教学。

(二)多项举措促进教师成长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院2016-2017年先后组织教师参与各类培训246人次,参加校内培训402人次,省内培训78人次,有力的提升了我院教师的技能水平和专业视野。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学院2016-2017年先后组织教师12人次参加省级教学技能竞赛,提升教师的视野,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荣获省级以上奖项14项。

3.以老带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年轻教师成长。

四、专业人才培养

学院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的打造以“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为主的专业发展格局,推进专业、课程诊改,深化校企合作,助推专业与产业对接,提升了专业服务铁路行业发展能力。

(一)扎实推进教学工作诊改,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学院成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专家担任小组成员,先后制定了《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工作诊改规划》与《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工作诊改工作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学院教学工作诊改工作。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学院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土建类专业逐步形成了与学院新校区建设相呼应的“工学结合”模式,电子信息类专业通过以赛带教、学,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学院不断的探索学徒班试点工作。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

学院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管理办法》,每年印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所有专业根据调研结果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每三年进行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

(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各专业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结合专业特点,按照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职业技能等层次,构建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建成了一批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还着力培养高素质实践教学队伍,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五)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个,基本满足了各项集中实习实训项目,校内实践教学工位3905个,生均工位0.6个。

五、学生发展

(一)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我院招生形式有高考统招和单独考试招生两种。近年来,学院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高等学校招生的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态势良好,招生计划完成质量较高。在全国及陕西省生源总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我院生源数量相对充足,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文、理科录取最低分数位次不断攀升。

(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制定了《职业技能鉴定指南》,引导学生取证;积极开拓新的职业技能鉴定渠道。

(三)学生双创教育情况

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办学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融入专业培养,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融入第二课堂,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载体;融入技术服务,搭建学生创新发展平台,按照“意识—知识—能力”三层次推进,形成“四融入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院连续多年参加“互联网+双创”大赛,校级比赛参赛项目276项,参加省级比赛荣获铜奖3项。

(四)学生素质教育情况

学院将日常养成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周一升旗仪式、晨会、主题班会、主题活动、讲座等形式开展养成教育,学生人文素养逐年提升。

(五)就业质量

近年来。学院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根据学院对毕业生的追踪调研,我院学生专业对口率达到82%,学院毕业生生均工资3850元,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

六、社会服务能力

(一)专业设置情况

学院共有30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类、土建大类、文化教育类等多个专业群,其中26个专业与陕西省支柱产业相契合,匹配度高,较好的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发挥资源优势,助力精准扶贫

按照中省脱贫攻坚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学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与长安区按照一对一方式分别结成对子,制定结对帮扶实施方案,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培训等支撑,助推当地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致富,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

七、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社会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八、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预算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拓展服务面向,进一步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以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为主线,以国家优质院校、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及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为抓手,进一步聚焦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自觉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全面增强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而努力。

 


  编辑:谢金鹏
分享到: